評論日本漫畫:
Comment Japanese
most popular
comics
★ 本網站 世界排名 : world No. 1 in 2020~23, 2017~19, 2016, 2015, 2014, 2013, 2010~12 ★ |
home 評台灣
台灣
OP![]() ♣ Is 'cannibalism' legal in a 'cannibal'-led country ? |
world issue : ◆ US / US cartoons US Designs; ◆ China / Shanghai EXPO , GuangZhou World Games , China Creativity - Beijing Olympics ; ◆ 文化創意 中的 漫畫 、 漫畫 中的 文化創意 |
台灣青少年學子迷日本連環漫畫,人山人海湧入書展會場、 或玩Cosplay角色扮演... 大學教授也以漫畫包裝原來不受歡迎的學問開課,以吸引滿堂秒殺選課的學生。
國際知名學者寫論文研究日本漫畫,國際知名美術館展覽日本漫畫......
日本漫畫究竟如何?
以下就拿最受歡迎的三本漫畫,作為切片研究研究吧!
★ 批評 "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 "名偵探柯南" (台灣出版版本 ) |
(日本版本 )
猶記幼時讀金庸的武俠小說
只覺文筆流暢 ,令人愛不釋手; 但 (有專文統計金庸共發明千數武功, 1/3小說篇幅為技擊)
卻少見一套完美精巧的謀殺設計 (註);
古龍的文字工夫相形遜色, 但他 "引進外力"--
西方偵探小說手法, 創新了武俠小說的風格, 例如"玩偶山莊"的空間測量,
已具推理小說雛形;
當然閱讀武俠小說的樂趣並不在此; 不過;
論及推理謎團設計, 即使世界級大師亦感十分難為;
昨日首次去漫畫便利店 ,在一小時內
(因僅需99元), 一口氣將目前在台灣最受歡迎的三套熱門連環圖,
"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金田一短篇集" , "名偵探柯南"
的 第一篇故事讀完,
因為:通常每本書的第一篇故事是最能振奮讀者的.
果然 ;
"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的第一篇故事 "歌劇院殺人事件",
剛起頭, 就有女高中生美雪被人偷窺內褲 (淡紫色), 令人"振奮"
的畫面 ;
緊接著, 連續三件謀殺案 的死者, 都是清純的美少女, 而且都死的
衣不蔽體;
在歌劇舞台上為重物擊斃的美少女日高織繪, 下體只著三角褲;
上吊的女孩桐生春美上身僅著薄衫, 半硬乳頭若隱若現,
下體只穿三角褲, 裹著誘 人的臀部;
浮屍浴缸的緒方女老師,
內褲裂開, 露出雪白圓渾的臀部;
看的小讀者們, 一不留神, 就會意淫"姦屍"起來
"名偵探柯南" 的"雲霄飛車殺人事件"亦復如此,
女兇手的裙擺. "正巧"為風掀起, 露出底褲;
"金田一短篇集"的"冰點下15度的殺意", 也有美雪嚶嚀:
"我的胸部好脹奧" 隨之就 脫胸罩的鏡頭;
有個笑話說, 餐廳菜色不夠鮮, 女伺應生就會穿的火辣些; 你可以說這是劇情必要的裸露, 可以轉移讀者注意, 可是死屍附近並無作者暗部的線索.
I. Levin的 成名小說"A kiss before dying", 前些年被拍攝成電影 (我個人覺得遠不如小說成績傑出) , 著短裙的大學生女主角, 坐在頂樓短牆上, 被男主角板著腳, 頭朝下翻落時, 如果交由金田一的作者處理, 可能又要大露底褲了!
至於 whodunit小說的重心: 謎團設計, 三部短篇的表現也不算出類拔萃.
在"歌劇院殺人事件"中 ,
金田一口中所稱的"密室", 其實僅是半個密室, 設計與 魚占川哲也
的短篇"紅色密室", 女大學生在密閉的石室中被分屍支解,
沒有密道或隔間, 兇手卻蒸發般消失的絕妙設計, 不能相提並論;
"金田一短篇集" 的"冰點下15度的殺意", 乍看頗為有趣,
但毛巾謎團設計, 近似早已出現在歐洲推理小說的冰動羊肉手法,
後來其他的小說也曾使用........
|
pic.: 好看的短篇推理小說: "紅色密室" 封面 |
|
吃一顆「主打」的雞蛋或可判定同盒雞蛋的好壞;
除卻以上的瑕疵; 三部小說還有當"當紅炸子雞"的短篇吧??
不只台灣, 東京的紀伊國, 旭屋等大書店,
都在書架的顯目位置販售它們
日本諷刺漫畫研究家與教授 清水勳 在"漫畫之歷史"書中,
特別提及"金田一集" 和 "名偵探柯南" (足證此二書之份量)
,並且將它們歸類於"youth漫畫",
對毛燥的青少年而言, 濃縮的漫畫遠較冗長的小說好看 ,
特別是曲折懸疑, 峰迴路轉, 擺明向讀者挑戰的精巧設計.
換另角度而言, "youth漫畫"之文學性是毋須苛求的;自負的學生還是應該讀讀歐美日的經典才是!?
中國"武俠小說"的男主角, 往往是"個人主義"的"游俠", 這種情形, 也同樣出現在歐洲 ,甚至集體主義的日本 "推理小說"中 , 聰明的神探 , 許多是獨行游俠, 相對 ,警長, 探長,等 則被描述成 "愚昧無能" 甚或是 不公正的政府工具; 他們往往有如"武俠小說"裡的八大門派 正義人士 不敵魔頭魔教, 最後還得有賴英明少主 出面拯救武林
年輕人理想, 正義, 不像 泡過染缸的社會化成年人, 處事圓滑, 結黨營私, 容易為生活向壓力低頭 ; 如此來看 "金田一" 與 "柯南" 的英雄出少年, 就會顯得合理些了
許久以前, 國外的"社會派" 推理偵探小說家, 已經將偵查指紋的放大鏡, 對向政治的污穢, 正義的不彰, 都市的黑暗,..... 這些大格局的體材. 應該也是台灣推理小說家, 甚至文學界, 可以努力的方向
(註) 推理小說家非但不是"黑手"般的狡詐者 嗜血者 , 許多還是臥病在床的'弱者'; 謀殺詭計只是遊戲
written in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