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國是 評論台灣國政     Opinion
       
  this site's world No. 1 in  2020~23,  2017~19 2016,  2015, 2014, 2013 2010~12      Top  since 1998  
               

fights for rights

  home  評台灣  台灣  OP  民族性  旅遊  餐廳  醫療  夜市  buffet  民主自由  外交  愛情  軍隊(武統 台灣)  蔡英文  CovID-19  大學  檢察官  警察  貪污  女權  言論自由  外勞  逃逸移工  死刑   軟實力   隱私  按摩    國際詐欺  超市  賣場  轉型正義  網軍  居住  飛安  交通  幸福  人權  世界人權  司法  司法迫害  迫害  毒品  形象   FB  食安  文化  消遣副刊   評日本漫畫  評美國設計  評美國漫畫  文創漫畫  評上海世博   評北京奧運   二戰漫畫   評論政治漫畫     Is 'cannibalism' legal in a 'cannibal'-led country ?


"評論 國是" 排名 US Google第4 , 2023-4-26; 

本網站群 "評論台灣政治 " 排名Bing  top 2, 2023-3-29, 2022-12-23

 

OPinion    票投民進黨 ?      第三次世界大戰   可能始於台灣

英國Reuters (路透社, 2022-11-24)報導,蔡英文呼籲選民相信她能"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

蔡英文要怎麼維護和平?  
 

美國Washington Post  (華盛頓郵報 2022-11-23) 批評台灣 儘管美國不斷敦促,台灣領導人不願減少對美國保護的依賴 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2022/11/23/china-tests-taiwan-nationalism/
 

原來蔡英文"維護和平"的方法 想依賴美國防衛台灣,但被美國 刮了鬍子  ─  台灣須動員人民防禦,要不就屈服於中共的統治
 

根據 Pew Research的調查美國出兵 越南伊拉克索馬里(Somalia) 蘇丹共和國(Sudan) 阿富汗塞爾維亞 分別得到60%73%65%73% 64% 67% 的強烈民意支持
 

美國出兵台灣的民意支持  平均 大約只有上述國家的1/3

美國民調

美國防衛台灣方式

YouGov-Cambridge Globalism Survey (2022 ) 民調 派遣美國聯軍和提供重型武器並不很受支持,大多數西方國家至少十分之四的國家 只支持提供台北情報或軍事顧問
chicago council survey (2022) 民調 僅 40% 願意派遣美軍助台自衛 (sending US troops to Taiwan to help the Taiwanese Gov. defend itself against China)
 TIPP Poll  (2022) 民調 14%  願意以直接的軍事行動助台自衛   (come to defense of Taiwan directly via MILITARY action)

 

即使美國同意出兵 民意可能隨時翻轉
 

軍進入索馬里時獲得民意強烈支持,但當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擊落18 名美軍喪生73 人受傷時,美國只剩33% 贊同介入索馬里

美軍前往波斯尼亞時獲得67% 的民意支持,但前提是不會有美國士兵死亡。即使有 25 名士兵被殺,民意支持率也驟降至 31%

越戰亦同,  隨著傷亡增加, 民意60%翻轉至46%贊成,之後持續下滑 ,到1973年初60%認為出兵是個錯誤,二個月後 最後一批美軍撤出越南
 

如果要對上核武強國中美軍傷亡可不是對付這些小國一般

Breaking Defense, 2022-8-11: 據最新CSIS, CNAS模擬, 若美軍參戰, 成為一場血腥混亂大量死亡曠日持久的戰爭  First Post, 2022-6-19: 理論上DF核彈可在 30 分鐘內擊中美國 University Illinois 教授: 無法保證導彈防禦系統能阻止數百萬美國人死亡
 

英國 Economist,10-9-2020: 若戰況升級至核戰,美國人很難說:"我很願意用洛杉磯換台北"

英國BBC  2022-2-25: 拜登不想冒著風險引發一場“世界大戰”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1-10-15 : 美國不希望因台灣與中国開戰

美國Bloomberg, 3-14-2021: 正確的質疑是美國雖會干預,但有什麼理由相信美國會犧牲自己的孩子捍衛台灣?


美國是個 "The state made war"
"war made the state" 的好戰國家,愈戰國家愈富強,但是成本太高的戰爭,它會代理」 上

在亞洲日本是美國的"agent"台灣是美國的"proxy",兩個都是代理,但是皮鞋與草鞋不同

"proxy"是要去流血賣命的,運氣不好就 血本無歸,要花十幾數十年重建國家
台灣想利用美國保衛台灣美國想利用台灣代理戰爭,
若台灣戰力挺得住美國可能會以烏克蘭模式暗助台灣,但它的目地不是保衛台灣, 而是保衛 美國利益打擊中国 ,至於血流成河斷壁殘垣百姓疾苦, 不是政客關心的範圍

美國宣稱要把中国打回石器時代1965越南戰爭時美國也這麼說, 結果被打的落荒而逃

 

蔡英文 為了選票 誇口"抗中保台", 就要有辦法做到,恃吾有以待之,不然就去談出個好福祉,讓台灣人民滿意的最高福祉
如果不能打
又不能談 該換個黨做做看

2022-11-25

 

 

 

OPinion           台軍要學  土八路         從福克蘭島之戰  看  台灣島之戰

美國Department of Military Instruction at West point 的 Modern War Institute ( 西點軍校 現代戰爭學院, 2022-12-19) 一篇評論指出 : 台灣忽視了培養游擊戰力  ── 以叛亂軍 敵後作戰的方式對抗擁有先進戰力佔領部分台灣的解放軍  ── 不是在海灘正面對決,而是埋伏等待敵軍通過時 神出鬼沒地狙擊,就如毛澤東所弱對強   BBC, 2022-5-23 也引用一些西方專家預測,台灣最多只能減緩共軍的進攻,並在等待外界幫助的同時發動游擊戰

 

他們都不大看好台軍能夠阻擋兩棲登陸 對付進 入台灣的解放軍,Modern War Institute 說台灣應該向烏克蘭人學習,他們淹沒自己的村莊以阻止敵軍坦克前進,向瑞士學習摧毀自己的設施 以堅壁清野...。  二戰時西方顧問也曾建議蔣介石 戰略性黃河堤阻擋日軍 結果估計造成多達2萬日軍死亡 80萬中國平民死亡480萬人成為難民。

 

參考 jstor.org  ( jstor.org/stable/3010327) 論文,如果解放軍士氣、訓練、空優、火力支援 作戰經驗等都遠比 台軍 攻守 3:1 作戰規則( 3:1 rule of combat ), 也許得倒過來成1:3 還不一定頂的住

 

士氣 阿根廷無法阻止英軍佔領福克蘭島,原因之一是低估了英國決心士氣(Business Insider, 2021-4-9)。 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2-8-11, Foreign Policy, 2021-4-5, WSJ, FoxNews, 2021-10-25, Foreign Policy's China brief, 2021-4-14, Foreign Policy, 2021-4-5, New York times,  5-18-2017, 英國 Economist, 10-9-2020, 都批評台軍士氣;  相對 的對中国而言,台灣不僅是核心利益,也是情感的問題,他們遠比美更願意付出不菲的代價、犧牲生命(美國BusinessInsider, 2021-3-18)。解放軍步兵的積極動機會發揮比台軍更大的優勢( 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2-1-1 )。 國家統一任務使解放軍比俄羅斯軍隊更有戰鬥動機 (美國 Politico, 2022-3-14 )。

 

訓練 : 英國Economist引述: 台灣步兵最強的技能是“油漆、拔草和偽造文書”美國New York Times, 2022-6-13: 台灣在戰鬥機和潛艇上花費不貲,但入伍者卻幾乎沒有足夠的彈藥訓練。美國Foreign Policy, 2021-4-5: 台灣的主要問題是亟需訓練有素的常備軍和後備部隊,目前訓練存在重大問題 德國DW, 2021-4-5: 台灣軍力正處於危機之中有更多的理由要加強訓練後備部隊Diplomat, 3-20-2021:台灣軍隊徵募兵員不足訓練不足

 

空優 : 阿根廷輸掉福克蘭群島之戰,原因之一是缺乏空優 無法切斷英國補給線(Business Insider, 2021-4-9)EurAsian Times, 2022-12-17: 中国稱其東風導彈可以“穿透”台灣航空基地的 加固防導彈機庫,使戰機處於嚴重危險之中。  美國NBC, 2021-3-27: 台灣空軍幾分鐘內會被徹底殲滅 (Taiwan's air force is wiped out within minutes );  Economist, 2022-4-23, Wall Street Journal, 2022-3-29, L.A. Times, 2022-3-20, Economist, 2021-5-1, Foreign Policy, 10-19-2020, Japan Times, 2019-7-9, etc  都指台灣戰機、坦克和艦船戰時可能被迅速摧毀印度Times of India, 2022-5-3: 空優是防禦共軍的決定性因素,但台灣領空比烏克蘭“更難防禦”

 

火力支援  : 阿根廷在福克蘭群島戰敗, 另一因素是缺乏最好的坦克、尖端武器與潛艇 美國一直不肯賣尖端武器與潛艇給我們,美國The Hill, 2022-11-29: 局勢升級的恐懼使美國一直拒絕售台先進戰鬥機、柴油潛艇和其他可能威脅中阻止 戰爭發生的武器系統 目前銷售的主要是不對稱與游擊戰使用的小件武器,而且交貨遲延, EurAsian Times, 2022-12-20: 延遲交付武器的狀況日益惡化

 

經驗 解放軍1979越戰後就沒有實戰經驗美國WarOnTheRocks, 2022-3-17:  解放軍作戰經驗不如俄軍 對台灣之戰可能一開始就選擇更侵犯性、致命性攻擊不惜代價確保勝利 。 台軍作戰經驗也缺乏,但軍演經驗可能還不如解放軍聯合報 社評,  7-11- 2020 : 演習的操演科目間距縮短,整場戰役半小時搞定,比好萊塢電影還緊湊;  據中時 7-7-2020,  中時社評 7-10-2020: 漢光演習兼宣傳作秀, 1年4次 演習合併為1次,影響了訓練效果,高比例的軍官對作戰完全陌生    ref. to  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707006231-260417?chdtv;  chinatimes.com/opinion/20200707004603-262105?chdtv 蘭寧利》

 

Foreign Affairs (Jan.-Feb.2023): 美國政策圈正在形成一種共識,即台灣和平可能不會持續太久。

 

民進黨政府整軍備戰六年不成貪腐卻大有進展 民進黨是不是應該引咎下台了?

2022-12-22

 

 

OPinion ♣♣封鎖台灣   n 

多年前 巡航於台海的美國第七艦隊的定位是封鎖、攔截甚至擊沉共艦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1-9-19 ) 但時至今日美國被削弱  ──   若 碰到共軍封鎖台灣,"最不可能陷入直接衝突"  ( New York Times, 2022-10-5).

 

美國海軍學院U.S. Naval War College  - China Maritime Studies Institute (Mar., 2023),  Asia Times, 2023-3-11 : 美國可能挫敗共軍入侵, 但若中台灣實施封鎖,美國就會失敗 英國 Reuters (2023-3-13): “預計台灣海峽將被全面封鎖”,台灣表示: 國防開支將集中備戰 中国的“全面封鎖”。

 

 封鎖是解放軍最可能採取的戰略之一二月前 中俄海軍在台灣不遠處聯合演習,項目就包括封鎖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2-12-21)英國 Economist (2022-8-11): 美專家: 中国可以封鎖台灣數月甚至數年,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台灣 60% 以上的食品和 98% 的能源仰賴進口。加拿大 Grid ( 2023-1-27 ):  2021 年,台灣 97.7% 的能源供應依賴進口fossil fuels  ──  主要是液化天然氣和煤炭,島上只有約 39 天的煤炭和 11 天的天然氣儲備。

 

世界歷史上最血腥的戰役,列寧格勒圍城戰 就是封鎖導致空前的大飢荒,至少有千萬軍民傷亡。中國內戰時的長春市圍困戰,19485月至10大約有十六萬平民餓死"人肉一磅1.2美元" (ref. to荷蘭學者Frank Dikötter)Wikipedia (zh.m.wikipedia.org/zh-hant/长春围困战)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長春市人口50萬, 另有外地難民鄉親,總人數 可能80-120 最後只剩下17萬人...

 

實施封鎖兩週後,台灣將陷入黑暗 (英國The WEEK, 2022-12-4); 可能迫使台灣陷入停電和經濟停滯 (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2-10-16 ) 入冬前封鎖更慘,缺電、 寒冷、缺食停水 (CRNTT.com ,  9-21-2020),若民進黨像CovID疫情期間將長者排到較後列、政客插隊 搶領物資,老年人可能第一批死亡!!  美國The Diplomat (2023-2-6):封鎖可能伴隨著使台灣關鍵國家基礎設施癱瘓的網絡攻擊,以及空中騷擾等灰色地帶戰爭 加拿大 Grid ( 2023-1-27): 即使是短暫或部分封鎖的經濟後果也可能是災難性的!

 

封鎖的優點

1.  無需一兵 一卒便完成統一 由水雷、潛艇或水面艦艇實施的封鎖可以作為入侵的前奏 (美國CNN, 2022-12-27  解放軍登陸之前,很可能會有轟炸和封鎖),也可能只以封鎖迫使台灣談判放棄主權。相對的,如果中国選擇兩棲全面戰爭英國The SUN (2023-1-31)評析: 拿下台灣 北京甚至需要集結 200 萬軍隊 即使美軍參戰擊退兩棲登陸,隨後中国仍可能以長期封鎖扼殺台灣 (美國海軍 Naval News 2023-1-30,CSIS之研討)

2.  國際法優勢 :    OCRegister, (3-15-2021): 中国可能不會直接入侵台灣,而是選擇封鎖台灣,就像甘迺迪封鎖古巴,而中国的封鎖在國際法上比甘迺迪站的住腳...  綜合英國Express (2022-10-7), 香港SCMP (2022-10-5): 台灣擔心中共以國際法干涉阻礙國際互動, 使用封鎖“恐嚇或脅迫”...

3.  成本較低 : CSIS.org (2022-11-22):  以兩棲戰爭"武統"台灣會是代價高昂的勝利英國The WEEK (2022-12-4): 共軍成本較低的選項是海上封鎖飢餓使台灣軍人缺乏有效戰鬥力

4.  國際可能不作干預 : 美國The Hill ( 2022-9-15 ): 下一步將是對台灣實施(部分)封鎖隔離,擁有超過 9800 億美元的美國債務,大多數國家將拒絕對中實施嚴厲制裁,並可能僅限於譴責 美國NY Times, (2022-10-5): 若共軍海上封鎖,美國將研究補給方式(Asia Times, 2022-7-18: 台灣可能被封鎖和餓死 而潛艇可能可以保持海上交通暢通),但不可能陷入直接衝突;  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1-6-3):  國防專家對於中能否完成空襲&導彈打擊台灣、海軍&網路封鎖、 打擊美軍的干預  ──  爭論很少。美國可能會以少量物資救援台灣,但不會更多。美國The Atlantic, Dec. 2022 issue : 美國會冒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海戰來打破封鎖嗎?...?台灣每個與作者面談的專家都更關注美國如何幫助台灣備 戰,而不是指望美國在衝突中會做什麼。  英國Reuters, Independent (2022-9-24): 中囯 前國防官員說“看看美國及盟國對共軍封鎖台灣演習的反應,台灣領導人有多大信心指望他們在戰 爭時出手相救?”; 英國Independent (2022-9-24 ): 中囯 質疑美國及盟國支持台灣的決心  ──  它們只是譴責,並沒有阻止鎖 台軍演

5.  隨時發動封鎖 : 根據美國Maritime Executive (2-14-2021): 台海僅3至5月間 適合兩棲作戰 (英國Economist: 通常只有在 3 月至 5 月和 9 月至 10 月是有利的, 只有 14 個海灘適合登陸)   封鎖,就比較沒有限制~

6.  信息封鎖: 国 也可以祕密切斷海底電纜,關閉台灣網路,Starlink 可能不足以讓高科技經濟體保持運轉Grid

 

封鎖的缺點

1.   晶片斷貨:  封鎖第一周,消費電子產品和科技產品中斷,到第 4 ~8 週,影響所有類型的製成品供應...專家Easton表示: "中國經濟將很快陷入停滯""將出現大規模失業"(Grid)。Tufts University professor Miller 指出,有許多國家願意為實現核心政治目標而付出重大經濟代價  ──  台灣有些人(如蔡英文)對"矽盾"過於樂觀!

2.  戰爭行為: 根據國際法,封鎖仍然是一種戰爭行為。

3.  過於強烈: 美國The Diplomat (2023-2-6):封鎖可能切斷對全球電信至關重要的Luzon Strait 和南中國海的海底電纜   Grid ( 2023-1-27): 中国可以採行不那麼強烈的封鎖讓其海岸警衛隊(而不是海軍)以緝毒、反海盜或其他名義攔截和檢查進入台灣水域的船隻,風險在於美國可能採取同樣的做法。

 

台灣單獨對應封鎖

Express (2022-10-21): Heritage Foundation 評估美軍“軟弱”  ──  軟弱會助長共軍海上封鎖台灣逼談 遭到封鎖後的台灣可以選擇反制、作戰、或妥協,如果不拖延過久,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危害遠比 全面熱戰低, 而且  ──  可以據以判斷   ──   若封鎖不能讓美軍馳援, 全面作戰時更不可能出兵!  

 

如果美國干預封鎖

Foreign Policy at Brookings (Aug., 2022) "Can China Take Taiwan? Why no one really knows?" 一文分析中国封鎖台灣水域,而美軍介入的主要情景。雙方都不能確定是否成功。升級的危險會給局勢增加更多的不確定。兵棋推演結果表明,如果中試圖封鎖台灣,美國應該更具創造性和不對稱性地思考,而不是全面的破壞封鎖; 相反,美國可能會考慮以多國抵制和對華貿易禁運為中心的戰爭概念。如果美國商用飛機將藥品和其他必需品空運到台灣  ──  而中因擔心全面戰爭未擊落它們  ──  這可能會讓台灣有了在長期不損害核心利益的情況下以可行的談判退出危機的可能性。   如果準備充分,美國和台灣的勝算可能較大。但中美都應該摒棄封鎖可能保持相對溫和的想法。數以千計的人可能死亡,升級風險將是巨大的。

 Jan. 31, 2023    updated Mar. 13, 2023

 

 

 

OPinion  第三次世界大戰   可能始於台灣

美國發制人

 Johns Hopkins 與 Tufts University教授在The Atlantic (2021-11-1 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21/11/us-china-war/620571/  )稱中国為「雄心勃勃的復仇主義大國(remarkably ambitious revanchist power)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指1949年以來,當擔心敵人逼近時,共軍會先發制人進攻,比方,擔心美國征服韓國並用之於攻擊中國,共軍便打擊了更強的美軍。

美國何嘗不是?  TIME, 2022-10-11(  brief time.com/6221072/why-protecting-taiwan-really-matters-to-the-u-s/) 明說: 非常偉大的國家(中國)未來會強大到威脅及削弱我們, 因此美國得先發制人先削弱北京

Fox News (2022-11-14): 習近平尋求在 2049 年成為世界霸主,在經濟和軍事上取代美國。  New York Post (2022/11/16) : 五角大廈認為中國的目標——到 2049 年成為全球頭號強國
美國
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米利(Milley):我們不會讓中成為第一New York Times (2022/11/15) : 國安顧問Jake Sullivan 宣稱中是唯一有意圖、有能力、有技術 能長期挑戰美國的國家。

美國式  未雨綢繆

是因為別人逼近家門才參與韓戰,  因為“百年屈辱”(1839-1949 年)被帝國主義列強強行撕裂失去香港、釣魚台、印度宣稱擁有主權的大片領土,以及大約 80% 的東海和南海( 美國 The Atlantic , 2021-11-1 ),才開始在南海建立島礁 而美國, 早在20年前“1997 年四年期國防審查報告”,就認為美國需要“幾乎同時打贏兩場大型戰區戰爭”, 從Obama (2009-2017)「重返亞洲起,美國 就開始破壞中國穩定,在新疆、西藏、香港等地搞分裂
 

美國復仇

根據美國Bloomberg, Washington Post, May 10, 2022: 以前蘇聯利用北韓和北越使美國流血, 這正是美國今天在烏克蘭發動代理人戰爭對俄羅斯復仇的原因。

應注意的是,根據Wikipedia,  在韓戰和越戰,中国解放軍才是使美國流血」 的要角韓戰使美國陣亡36,574人  越戰使美國陣亡58,220人, 中国在韓戰陣亡223,274人,越戰陣亡約1,100,而俄軍參戰人數很少總共才陣亡三百多人因此俄羅斯是開胃前菜 美國復仇, 主要對象是中国 中国當 年是因為美越过三八度线、威脅到中国安全,以及越南人民要求」 才參戰,不像美國為了別人的石油或對波斯灣的控制等等原因就發動戰爭, 反正他們都無力復仇 拜登在 2011 年還是副總統時訪問北京,對習近平講“未來 30 年美中兩國關係非常樂觀”,顯然是詐騙

基於自身利益美國的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CNAS), 早策劃對中俄開戰,自 1980 年代初以來,美國就準備重新征服 因俄和中國等而"失去"的"疆域",目標是最終由美英主導世界新秩序(America's “New World Order”)。美國WSWS(2022-7-27):  在美國民眾的背後,美國軍方準備對中進行挑釁、勒索、遏制、封鎖和極限施壓刺激中統台灣挑起一場大戰。

Modern Diplomacy.eu  (2022-11-09)   戰爭已敲定 美國將利用代理軍隊和戰場,比如台灣的人民和土地,而不是在自己的領土上對中發動戰爭。英國Daily Express , 2022-11-19: 美國將對台北表現出類似烏克蘭的支持


 

對中国戰爭
 

(1) 經濟戰 經濟制裁   

自 2007 年以來,美國實力的下降一直是熱門話題經濟戰是對 長期經濟衰退的野蠻回應

英國Financial Times (金融時報), 2022-10-19 :“遏制中是拜登的明確目標”,一個超級大國向一個大國宣戰,卻沒有人注意到。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2-5-4, The Statesman, 2022-11-17 :的經濟實力大約是俄羅斯的 10 倍 ,因此幾乎不可能執行有效的制裁。National Interest, 2022-7-24: 西方若制裁將進一步加劇全球經濟危機 英國 Economist, 2022-10-10: 中国學者: 西方 制裁對俄羅斯失效,還能長期 制裁更大的中國嗎?...  美國 The Hill, 2022-9-15: 中国擁有超過 9800 億美元的美國債務,大多數國家將拒絕對中實施嚴厲制裁 英國Financial Times, 2022-3-15: “如果他們拿下台灣時只需支付金融經濟制裁,那麼中共明天早上就會 那樣做“。
B
loomberg (Nov. 19, 2022) 前財長Summers
美國一直想毀了中国經濟是很危險的(keep tearing down China...very risky)
 

(2) hot war

熱戰可能更有效打擊中

俄羅斯媒體NEO (2021-9-27) 認為美國對戰爭有信心,衝突可能僅限於東亞,一年的戰爭可使中GDP減少 25% 至 35%,而美國 GDP 只減少 5-10%左右。 如此可確保美國在未來幾十年的亞洲主導地位。

CNN meanwhile in china (2022-11-19): APEC峰會召開之際,習近平表示亞洲絕不能成為“大國競爭”的舞台根據美國The Atlantic(2022-11-13), 美國war on the rocks (2022-11-18) 如果習近平打算發出非“和平”統一的信號,他會用更嚴厲的語言...來實現。至少目前沒有動武的打算。而由澳洲 LOWY Institute (2022-8-26) 等外媒評文來看,比較急的似乎是美國

 

對上核武強國美國~
一來需要師出有名 (比方"侵略",  The Strategy of Denial一書建議美國應該將中描繪成侵略者; 俄烏戰也因為戰略設計北約向東擴展數百英里,到達俄羅斯的家門口,而使俄"發動""侵略"戰爭美國當然懂 昔日蘇俄的飛彈放到美國後院古巴 立即引起核戰危機 美國軍方甚至不聽總統準備摧毀之此事件造成U2偵察機被蘇擊落 最終美國總統背著軍方秘密與蘇俄妥協 撤除義大利土耳其的導彈作為交換 )
二來需要代理人(奴才國家)去賣命,即烏克蘭模式,暗中協助間接參戰,以免 爆發第三次大戰 。

侵略一個半導體影響全球經濟的"民主大國"是個好藉口不像美國經常發動臭名昭彰的戰爭(比方導致數百萬人死亡的 Indochina戰爭 最慘無人道的是美軍的越戰「橙劑計劃」, history.com/topics/vietnam-war/agent-orange-1  2019-5-16: 40 萬人因而死亡或致殘 50 萬兒童出生時患有嚴重的先天缺陷,多達 200 萬人罹癌或致病 連美軍也有240 萬人受害求償), 但它極可能因為台灣而發火動武。

習近平與拜登會面後台灣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是中美政治基礎的基石”。台灣是"一條不能跨越的紅線關係"

太好了 !
 

台灣一直很乖領導應該不敢違抗美國 (過去台灣軍方對美國的不對稱戰爭策略一直不大合作。。美國及英國媒體兇台灣軍方"corruption")

接下來就是武裝和訓練台灣。

美國Washington Post ( 2022/11/13) :  國會正在推動國防法案 以武裝和訓練台灣,軍事委員參議員丹·沙利文 (Dan Sullivan) 說,目標是“讓台灣人成為一支像烏克蘭人一樣的強大軍事力量"。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2-11-12 : 如果國會通過,台灣將獲得約 65 億美元($6.5 billion in taxpayer money)的美製武器 (ps: 美參議員(Sept. 2022)表示 : 我們給台灣45 億美元軍援 We should give Taiwan $4.5b ...)

這粗估只是給烏克蘭軍援的約三分之一但共軍比俄軍強  (PS: 迄九月美國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超過500億美元($50 billion)的軍事和經濟援助)。

Modern Diplomacy.eu  2022-11-9  美國國防部的首席武器採購專員表示,他預計國會將以冷戰以來從未見過的方式批准新的授權和支出,以擴大美國的武器生產。美國也需要國 內和盟國的“新聞”媒體最大限度地服從。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2-11-12): 在過去幾個月中,美國領導一直在陷害台灣——烏克蘭式的火藥箱,準備在獨裁對手點燃火柴的那一刻引爆。

 

兩岸戰爭

美國會出兵嗎?

Foreign Affairs (2022-11-15): Georgetown University教授Daniel Nexon說: 如果美國已經決心“全力以赴”保衛台灣,那麼它應該在台灣建立某種軍事存在。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學者David Sacks 說: 美國應緊急將軍力轉移到印太,並與台灣共同提高防禦能力。

目前根本看不到跡象 轉移美軍到印太與台灣相反拜登與澳洲領導卻要求與習近平見面  CNN (2022/11/13): 在拜習會前 ,被問及保衛台灣的承諾時,拜登猶豫著表示異議(demurred)

The Centre for Russia Europe Asia Studies學者heresa Fallon (2022-11-15)說: 俄羅斯和中正在令人擔憂地協調雙線戰爭的真正可能性。我們需要正視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

外媒指出拜登對台的承諾保證,是掩蓋對中國的侵略政策。
 

美國  保衛台灣 ?

美國Washington Times, 2022-11-8 印太美軍可能無法成功地保衛台灣建造新型艦機至少需十年...拜登很可能決定2024 年前不保衛台灣  washingtontimes.com/news/2022/nov/8/will-biden-defend-taiwan/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2-11-11 華盛頓一些人可能會說台灣不是美國核心利益  msn.com/en-us/news/world/the-taiwan-war-may-be-the-next-world-war/ar-AA13ZMnv
美國The Atlantic, Dec. 2022 issue 台灣每個面談者都更關注美國如何幫台灣準備,而不是在衝突中會做什麼 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22/12/china-takeover-taiwan-xi-tsai-ing-wen/671895/
美國Fox News, 2022-11-4 少了美國民眾支持,中国可以合理得出結論,美國永遠不會為數千英里外的遙遠島嶼開戰
美國Epoch Times, 2022-11-12 目睹菲律賓、烏克蘭和印度將領土輸給中國和俄羅斯之後,台灣不能完全依賴美國的干預  theepochtimes.com/taiwan-the-porcupine-prepares-for-war_4857129.html


西方盟國會出兵嗎?

Columbia University  教授Xiaobo Lu (2022-11-15)說: 即使是鄰居烏克蘭發生戰爭北約也明智地保留了某些紅線,以避免與俄羅斯發生直接軍事衝突。New York Times (2022) 說: 歐洲各國不會跑半個地球去幫助台灣打仗

亞洲盟國會出兵嗎?

日本和韓國都沒有承諾提供幫助。 New Yorker (2022-11-14):“對於日本人來說,即使是對日本沖繩美軍基地的攻擊也不一定會引發日本自衛”。"部分原因是美國不會贏得與的戰鬥"。日本公益財團法人新聞通信調查會: 如果国武力犯台,超過七成日本受訪者反對自衛隊協防。

台灣呢 ?

New Yorker  (2022-11-14): 我原以為一個四面楚歌的國家會準備好戰鬥,但台灣人似乎沉迷於繁榮現代生活,沒去想隔壁的敵人,國家幾乎沒有備戰的跡象。
強制徵兵期限延長  與  加強訓練後備役, 都因政府的私心一再拖延

 

小結

Washington Examiner (2022-11-11):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 查爾斯·理查德表示:  烏克蘭危機只是熱身“大危機即將到來"

民進黨對 她的美國爸爸千依百順 民眾要小心“大危機即將到來"台海火藥庫即將引爆。  2022-11-17, 11-19

 

 

 

 

 

OPinion ♣♣ 封鎖台灣 (2)  n  不可能的任務    ──  運補物資?

台海戰事一旦爆發美國航母 將難以防範解放軍導彈。St. Andrews大學教授警告美國航母不要駛近中國水域(First Post, 2022-6-19)。 佩洛西專機八月離台後,New York Times (2022-8-5): 美國軍方下令航母與台灣海峽保持距離 ,一夜之間雷根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向東撤退了數百公里。
 

然而  ,如果中共海空封鎖 ,美軍唯一維持台灣生存的方式,就是從台灣海峽(台灣西海岸)運補物資。不幸的是,美國幾乎沒有能力這麼做。

根據 美國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2023-3-22) 、美國China Maritime Studies Institute - U.S. Naval War College  digital-commons.usnwc.edu/cmsi-maritime-reports/26/    China Maritime Report No. 26: Beyond the First Battle: Overcoming a Protracted Blockade of Taiwan   (Mar. 2023):
 

海運   台灣東海岸的深水港, 與主要城鎮之間,是陡峭的山脈和狹窄難行的道路 (宜蘭-台北高速公路戰時很容易被炸斷,其他國道也有弱點)。東海岸港口可說是毫無用處。 而西海岸又太靠近中國大陸。

美軍要讓貨船進入西岸 ,將日復一日、月復一月背對或 直面解放軍的空中優勢,與遠程、短程的兇猛打擊 ─ 包括大砲、陸基反艦導彈、巡邏艇、水雷和戰機轟炸等。

美海軍非常適合擊沉中共兩棲登陸艦,但不適合運送貨物入港
 

空運  解放軍難以阻止美國先進隱形軍機的入侵,但它可以輕而易舉地攻擊任何試圖降落在台灣的貨機,並 且可以反復轟炸所有的跑道。

且空運遠遠不足以提供台灣生存所需的物品。除非美軍能夠拆(dismantle)解放軍的綜合防空系統,否則解放軍應可維持數月甚至數年的空中封鎖
 

小結

美國對烏克蘭可以運補,無需派兵,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3-3-24)認為 : 對於封鎖下的台灣可能無法運補,美國只能選擇直接介入或聽任台灣投降北京將不得不冒險押注華盛頓會選擇後一種行動方案  ──   聽任台灣投降。美國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2023-3-22) : 台灣戰爭只有兩條可能   ──    
(1)
中共迅速獲勝,台灣投降或美國救不了它

(2) 戰爭拖上數月或數年,台灣遭受越來越大的苦 難,直到投降,或美國願意拯救它

 

根據美國 New York Times ( 2022-10-5) 當共軍封鎖台灣,美國"最不可能陷入直接衝突" .

 

Mar. 25, 2023

 

PS: 美國 China Maritime Studies Institute - U.S. Naval War College (Mar. 2023)  的 戰爭理論將戰略封鎖作為一種主要作戰類型,與登陸作戰、戰略反空襲和太空戰相提並論。國際法和封鎖研究考察了世界大戰、古巴導彈危機、福克蘭群島戰爭、美越戰爭等...... digital-commons.usnwc.edu/cmsi-maritime-reports/26/

 

 

 

OPinion  ♣♣ 美國人民♣♣ 支持出兵台灣?

 

美國人贊成保衛台灣 ?    美國人支持出兵?    美國人贊成干預?

民調

美國人意見

Redfield & Wilton poll
 
31% 的人表示他們贊成華盛頓進行干預(intervening),而 25% 的人強烈贊成在台灣發生危機時採取軍事行動(military action)五十%受訪者認為,保衛台灣免受中国攻擊是出於「條約承諾」。 Express UK, 2023-4-14, Newsweek, 2023-4-14  express.co.uk/news/us/1758510/US-China-Taiwan-WW3-new-poll-dxus
FoxNews, 2023-4-23 美國人對於中入侵台灣 意見分裂 :
♦ 我不想讓國人捲入戰爭 ♦ 我們需要幫助台灣 ♦ 溝通可能會達成妥協,但我們不會那樣做 ♦ 我們應該先照顧好自己,然後再去擔心外國 ♦  美國需要後退,讓他們去管自己的事。 如果他們想自相殘殺,讓他們去吧。如果這影響到美國的利益,那麼我們就會介入 ♦ 美國應更加
hands-on approach  ♦ 美國應該幫助台灣  foxnews.com/world/americans-torn-us-respond-chinese-invasion-taiwan
2022 YouGov-Cambridge Globalism Survey 民調 Newsweek, 2022-10-25: 52% 的美國成年人(51%英國人62%澳洲人55%日本55%瑞典43%德國38%法國51%印度)認為,應該向台灣提供幫助。
但派遣美國聯軍和提供重型武器並不很受支持,大多數西方國家
至少十分之四的國家 只支持提供台北情報或軍事顧問。
msn.com/en-us/news/world/us-public-supports-help-for-taiwan-if-china-attacks-e2-80-94poll/ar-AA13mtgy  
2022 Chicago Council Survey 民調 ♣  76%美國人支持外交和經濟制裁65%提供武器和軍事物資62%海軍反封鎖
0–100 feeling thermometer對台情感溫度, 美國人給60

globalaffairs.org/research/public-opinion-survey/americans-favor-aiding-taiwan-against-china  2022 Aug.

Washington Post, 2022-8-17 果台海發生戰爭美國民眾會 ......

62%民眾支持阻止封鎖 只有 40%民眾願意派遣美軍助台

 


What Should The US Do If China Invades Taiwan ?   TIPP Poll  2022-3-2 ~ 3-4, 1318 adults, online survey
一旦武統戰爭爆發    美國民眾與各黨派    認為美國該如何因應?

  come to defense of Taiwan
directly via MILITARY action
economic sanctions combination of military action
 and economic sanctions
allow China to take Taiwan not sure
overall 14% 27% 23% 6% 29%
Democrats 15 33 22 6 24
Republicans 16 27 27 n/a 25
Independents 11 22 24 9 34
Conservatives 17 27 28 6 21
Moderates 12 26 19 6 36
Liberals 15% 32% 25% 5% 22%
19fortyfive.com/2022/04/a-chinese-invasion-of-taiwan-what-response-would-americans-support/     TIPP Insights
 

 ☉美國19fortyfive, 2022-4-12: TIPP 民調: 大多數美國人對捲入亞洲戰爭不感興趣支持 直接軍事 行動護台者不超過 20%
 Foreign Policy, 2022-3-31: 如果中囯攻台, 僅18%美國大學和學院的國際關係專家學者支持對中囯採取直接軍事行動
 The Hill, 2021-6-4: 十幾年來,西方一再默許以非法軍事手段改變世界版圖...台灣的命運可以看看美國如何實現對烏克蘭的承諾
 

 

2023-4-25

 

 

 

 

OPinion  ♣♣ 城市巷戰♣♣ 美中台  哪種打法  最血腥?      
 

台灣軍方2021年放棄了美國建議的"非對稱"戰 方式, 但在美方不斷敦促下 政府2022年底承諾加強"非對稱"作戰

 

防守方 / 美國海軍學院 US Naval Institute (2023-2-1) 主張: 美台防禦戰略的關鍵不是阻止解放軍於灘頭登陸,而是在密集的城市地形中困住和窒息解放軍,海上戰役的總體目標也不是海上拒止,而是削弱其後勤, 如此中国不太可能快速造成勝利的"既成事實"城市戰涉及龐大的後勤壓力, 台軍以廉價武器削弱共軍補給、 使解放軍資源消耗超過後勤補給率,且情報、監視和偵察(ISR)的優勢通常也會被削弱,大部隊可能因此成為戰略人質; 過去Grozny, Chechnya等戰役中的攻方均不堪重負。
此外,台灣領導可能擔心不對稱防禦等同美國不會很快介入,因此美國的空中和海上行動應配合城市戰的總體目標
以F-35 等第五代戰機儘量穿透中共 IADS 嚴密防禦攻擊共軍補給港口等目標 。台灣領導也可能擔心台灣 軍民的戰鬥意志會在城市戰的消耗下崩潰,但此理論於面臨生死存亡時並無歷史證據。
儘管美國和台灣領導人都理解有理由避免破壞性的城市戰,但面對解放軍強敵,利用島嶼及城市要塞的地理優勢,可能是成功的最大希望

PS:
美軍攻擊大陸港口,共軍將攻擊美國本土以為回應,因此美國是否真會攻擊大陸? 美國人民是否同意? 都是問號

 

☉ 進攻方 中国軍方將城市戰稱為 在瓷器店打老鼠  (“battling rats in a china shop”, "Killing Rats in a Porcelain Shop" rand.org/pubs/external_publications/EP69045.html  Oct. 19, 2022)打到老鼠前瓷器碎滿地現代城市戰可能代價高昂、耗時且血腥,同時對國內士氣和國外聲望產生負面影響;  美、俄和以色列的軍事案例證明了無人機是城市戰的有效武器 (understandingwar.org)從Fallujah戰役美國發現有別於傳統常規戰爭需要專門的訓練使用非致命武器和戰術 分辨軍人和平民儘量減少對平民的傷害附帶損害建築物和基礎設施的毀壞...。 但若對方全民皆兵  或軍人混匿於平民大樓狙擊,就會造成烏克蘭那般大樓炸成為斷壁殘垣或空殼屋的景象 ; 因而城市戰又稱為“骯髒戰爭"SCMP (2022-4-9): 城市巷戰複雜, 沒有快速破解之道 是以讓俄羅斯陷入泥 解放軍會取教訓 讓武警分擔城市戰鬥和維護社會秩序之責
 

n(1) 美國的打法     ──    不讓台灣攻擊大陸 而以"非對稱式" 、城 市游擊戰消耗共軍

♣♣ 美國 The Hill, 2022-7-26 拜登可能只提供台灣防禦性武器,以確保 大陸不致遭到攻擊...
♣♣ 美國 WarOnTheRocks, 2021-12-6: 美國要求台灣執行一場長期而血腥的消耗戰
♣♣
美國 Breaking Defense, 2022-4-8: 共軍入侵可能遭遇巨大障礙 台灣大量兵員配備現代導彈和無人機,進行城市巷戰 高樓上伏擊、以地鐵 作為機動隧道、混凝土結構成掩體,即使全城轟炸成為 廢墟瓦礫
♣♣ 美國 Politico, 2022-5-19:  Deadly serious!  美國敦促台灣 以烏克蘭方式應戰共軍—— 刺針、標槍導彈和所有役齡男女民兵; 烏克蘭雖然阻礙了俄軍,代價是成千上萬的生命和數百萬人流離失所。這很難讓台灣人消受的起 
♣♣ 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2-8-3: 城市戰具有重大風險
♣♣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2-7-3: 烏克蘭式的不對稱戰爭可能不足以擊退強大得多的中囯...
♣♣
美國 War On the Rocks, 2022-4-7: 台灣面臨著巨大的劣勢。台灣需要比烏克蘭更好的防空系統,如果台灣不能擾亂共軍的空中控制,不對稱防禦就會失敗。今天,台灣的防空系統在硬體和技術上都缺乏 。美國可能不想提供美防禦作戰指揮系統以免台淪陷落入中共之手
 

n(2)  中共的打法     ──      精準攻擊   快速壓倒  造成既成事實

♣♣ 美國 The Hill, 2022-7-26 : 北京《反分裂國家法》保證: 兩岸戰時將盡最大努力保護台灣平民的生命、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並儘量減少損失 (大規模導彈 襲擊以戰略目標為主);
♣♣♣ 台灣中時2022-12-19 :  中共對台灣進行遠程攻擊時    東風攻擊「軍事」目標, 長程多管火箭系統通常是針對機場、軍港,或軍隊聚集之處,就算不幸誤擊民宅,破壞力也低於精準度高巡弋飛彈    chinatimes.com/opinion/20221219001687-262110?chdtv
 

n(3)  台灣的打法      ──     非常強調"對稱"戰

♣♣英國 Week, 2022-5-12: 美國Forbes指台灣將在灘頭部署千輛坦克"殘酷大決戰"
♣♣ 英國 The WEEK, 2022-10-28: 台灣海灘 "殘酷的坦克大決戰"
♣♣ 國 Breaking Defense, 2022-3-11: 台灣目前的大部分戰略重點是試圖獲得或維持空中優勢,因此該國重點關注高端戰力,以控制其領空
♣♣ 美國 WarOnTheRocks, 2021-11-18: 台灣國防部放棄了不對稱戰略,企圖以更多遠程導彈威懾中共
♣♣ 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1-10-5: 台駐美特使蕭美琴:  就不對稱戰略的優先事項而言,我們正在達成高度共識
♣♣ 台灣 Taipei Times, 2022-5-23: 拜登政府對台灣不對稱備戰要求嚴格的唯一方法是得伴隨著安全保證。如果美軍遲早會來台灣的任何犧牲都不會白費。 但安全保證不會來到...
♣♣
德國 DW, 2022-9-28: 台灣政府已承諾加強"非對稱"作戰,但防務政策仍非常強調"對稱"防禦

 

美國的打法 是烏克蘭模式 可能對中共傷害最大 最後會不會獲勝可以參考俄烏戰結果但這種打法可能造成台灣平民生命與財產最大的損失 Jan. 5, Feb. 1, 2023

 

 

PS:  Taiwan Policy Act expanding the provision of arms to Taiwan from being in a “defensive manner” to “arms conducive to deterring acts of aggression by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Pinion    解放軍    第一個打   1年役期役男 !?

據Yahoo News (tw.news.yahoo.com/義務役新任務-守備護國神山-201000794.html) 與 中時報導,1年役期役男將主守油、電等國家重要基礎設施,以及台積電廠區。

他們雖身處大後方 卻可能最先發生戰鬥

Insider (2022-3-14), 中国戰略家一直在研究特種作戰部隊在入侵台灣的初始階段的作用 他們重點研究的範例是 英 國攻打福克蘭群島 和美國入侵格蘭納達島,在這兩場戰鬥, 美英特種部隊都發揮了滲透偵察混淆擾亂襲擊及佔領 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福克蘭群島上大多數阿根廷軍隊都是新兵, 這與台灣1年役期役男相似。

根據中國國防大學 '06 年出版的文件,中軍事戰略家認為特種作戰部隊在入侵前 ,可以透過攻擊和破壞敵方重要設​​施以“牽制和分散敵人的作戰力量”,從而製造混亂並阻止有組織的防禦。
 

因此,駐防重要基礎設施,以及台積電的1年役期役男, 將可能打響第一槍立第一功 或第一批光榮壯烈成仁。  Dec. 30, 2022


PS: 美國特種作戰, 始於韓戰和越戰 ,之後阿富汗伊斯蘭國及伊拉克戰爭, 無役不與戰功彪炳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1-10-7) : 約兩打美國特種作戰部隊等已至少駐台 一年訓練台灣軍隊

 

 

 

OPinion      「疑美

 

美國出賣台灣 ?
 

綜合Chicago Tribune(2022-9-23), L.A. Times(2022-2-21), Taipei Times(2022-10-3), Wikipedia, Epoch Times (epochtimes.com/b5/5/9/22/n1061050.htm)史料評論 ,美國背叛中華民國的紀錄班班可考。

 

例如,1971年,尼克森(R. Nixon)總統宣布次年訪問敵對國中共,震驚了台灣領導。1979年,卡特(J. Carter)總統片面決定與北京關係正常化,無預警與台 斷交、廢约、撤軍。雷根(Ronald Reagan)總統未獲得台灣同意,於1982年與北京發表《八一七公報》承諾逐步減少對台武器銷售時間最終解決問題。
更嚴重的是
美國總統羅斯福(F. D. Roosevelt),與英國蘇俄簽訂雅爾達密約背著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肢解中華民族就像瓜分戰敗國東西德般私自瓜分一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外蒙古, 且讓蘇聯強佔比台灣面積大四倍半的唐努烏梁海,並扶植中共政權最終分裂了中國。國民黨避退台灣後,美國繼續為自身利益,企圖消滅 台灣 ─  美國 L.A. Times, 2022-2-21: 台灣今天的危機是50 年前尼克森所建立框架秘密交易(終止越戰等)的後果 美國 Chicago Tribune, 2022-9-23: 尼克森總統 1972 年明智的三角外交就是為了美中關係正常化,把台灣給“交易”掉

 

Global Times, 2021-8-16: 學者指出,為了保護利益而放棄盟友是美國建國以來就根深蒂固的先天缺陷Diplomat, 2019-1-4: 美國自身利益擺第一,有時可以犧牲盟友的利益換言 之,美國兩黨領袖都曾以犧牲台灣為代價,追求美國自身的利益。  

 

台灣民進黨與親綠媒體,卻指「疑美論棄台論」者, 當屬「中共同路人或在地協力者認知作戰,如此說詞顯然已失去清高立場與人格。自由時報 7-21-2020 社論: 台灣人民認為政治人物重視專業倫理、值得信任的比率僅2.3%。 外國政客不是更 應被懷疑?   究偏頗之因 無非民進黨美國幾乎 百依百順, 若美國可疑,民進黨就成呆僕,可能把國家駛入潛在險境而不自知;  或美國是民進黨的靠山,美國不可靠,他們的選情就不牢靠,所以 企圖呼嚨恐嚇 部分人民。

 

美國背叛」 盟友的例子不只是台灣 阿富汗烏克蘭、 香港等都算美國 TIME(2022-10-11) 明說 保衛民主陣營的台灣  不是為了台灣的民主,而是為了自身利益 美國長期以來從伊拉克到阿富汗再到越南一直殘酷鎮壓民主權利,並長期支持以色列鎮壓巴勒斯坦人,美國虛偽地將自己標榜為民主反威權的捍衛者,但同時又向莫迪的印度和馬可士的菲律賓等反動政權討好(Redflag, 2022-8-22)。民主、 人權、道德通常都是政客的工具與幌子,並非權衡的要件。台灣同樣也不是"捍衛民主"的德者日本 Japan Times (2022-4-22)批評 台灣領導為求國際認可而金援行殘酷鎮壓與白色恐怖的腐敗政權美國目前支持台灣也不是為了濟弱扶傾,美國支持台灣曾支持香港,因為它們可以 拿來對付中國,也就是有用才用,反之沒利用價值,美國早就放棄了西藏

 

台灣的利用價值

 

台灣的利用價值,一個是半導體,美國Fox News, 2022-8-26: 為什麼美中會爭奪台灣 ?  因為半導體 商業交易  但美國會永遠需要台灣嗎?  Redflag,  (2022-8-22) 認為美國國會最近通過的《芯片法》最終可能會讓美國更容易與中國達成協議“交易”掉台灣


另一個利用價值,是有事弟子服其勞,充當對付中國的代理戰士(Sullivan否認把每個國家當代理戰場,而是依各國的條件推行積極的議程)。 美國是黑幫老大民進黨政府自願忝為黑幫小弟(妹)平日叫叫還行,真要 徵兵男女打城市巷戰,以拖延中華民族復興, 這會影響民進黨政權"吃香喝辣", 為了選票,蔡英文 便與軍方搭唱儘量拖延宣布徵兵及不對稱戰力的養成,但與美已"有共識"建設不對稱戰力
英國
  Daily Mail, 2022-8-10: 台灣是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由於無處可逃,平民傷亡可能很高;  英國Daily Express, 2022-6-1: 台灣是下一個,死傷將更慘重澳洲Redflag估計台海之戰若只用傳統常規武器,可能導致數十萬人喪生,若使用核武器,可能導致數百萬人喪生中国固然 希望儘快統一 一些外媒評論指美國也急於將兩岸推向戰爭

 


  台獨是戰爭導火線 眾所皆知

美批中意欲改變台海現狀  中批美是雙頭蛇 兩面人 說一套   做一套 
毀棄承諾 (
e.g., 美國承諾台美非官方 大幅放鬆官方互動承諾 逐步減少軍售,量和質都在增加)逐步掏空一中 煽動台獨
民進黨則拿香跟拜
poke the bear 使台海局勢更加緊繃


 NY Times, 2022-6-13:  誰知道  中什麼時候會入侵 who knows when the P.L.A. might choose to invade Taiwan.”
  National Review: 2022-9-29: 台灣外長: “很難猜測什麼時候 中入侵, 2023 年、2025 年......"

蔡英文不是共黨   怎麼知道解放軍何時入侵?
為什麼   拖延徵兵數年?  胡買武器數年?
 
(VICE,2022-9-28: 台灣買傳統武器已多年, 比方被質疑價值的坦克)    2022-9-29
 

 

美國是個好戰的國家Global Times, 2021-4-8: 美國近250年的歷史中只有16年沒處於戰爭狀態,其於全球設立800多個軍事基地,平均每年參與戰爭與軍事干預7.6次
美國柿子挑軟的吃,打伊拉克這等小國,碰到 核彈強國如俄國中國,它就要代理人去賣命

 

美國會出兵嗎 ? 

 

美國VOA, 2022-10-16 報導:  儘管措辭強硬,日本可能不會參加台海戰爭,日本民眾支持 的很少"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那是 安倍非常極端的立場日韓都不會參戰美國New York Times, 2022-8-11 : 沒有一個歐洲國家會願意走半個地球來軍事保衛台灣  美國會自己來嗎?

拜登數度表示將干預台灣之戰, 事後都被白宮收回,Washington Examiner (2022-10-17), The Hill (2022-10-19), FoxNews (2022-10-19) 評論華盛頓 依舊 "戰略模糊”

 

印度One India (2022-10-2)華盛頓可能不願意與北京交戰,今天的美國空軍(USAF)缺乏戰力 且2023 財年的空軍預算(1695 億美元)相對不足拜登上任以來,美軍面臨著軍備和徵兵的大幅下降。 澳洲Lowy Institute (2022-9-27): 隨著中国變得越來越強大,美國保衛台灣的成本已經遠遠超過其必要性。美國 L.A. Times (2022-4-23): 美國應助台自衛美國參戰可能迅速升級為核戰絕不符合美國利益 。中国Global Times (2021-8-18): 美國軍方和學術界對兩岸戰爭的結果持悲觀態度,美國二戰後在亞洲的所有主要戰爭都失敗了。只要成本遠遠超過收益,美國就會立即放棄台灣, 如同1949年與1979年。拿自己國家命運做賭注, 華盛頓沒有理由這樣做。

 

美國的目標在阻滯中國崛起及阻之於第一島鏈,不允掌控太平洋勢力範圍,也擔憂 棄台導致亞洲盟國跑票親中參戰的可能固然存在但 幾乎必定會先逼台灣武裝成豪豬備戰先消耗解放軍實力美國有尖端武器 匿蹤戰機隱形導彈 卻只賣台舊式戰機導彈 而且姍姍來遲(Defense News,aug.2022:部分軍售交付期程甚至要等到2020年代末期)。目前台灣豪豬身上的刺 美國優先拿去提供烏克蘭 NDAA放棄了關鍵要求─軍火商加快並 在所有下訂單國家前優先提供台灣武器; 雖台美研議合作生產導彈等不知能否及時因應那麼中共為什麼要等到你變成豪豬才攻堅呢?  Asia Times (2022-10-14) 警告: "即將到來的台灣戰爭" 台灣今天就需要武器,而不是明天會運武器來的承諾。USNI, DefenseNews, 2022-10-19: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表示: ...2023 年窗口共軍可能入侵台灣。 美國Washington Times(2022-10-17): 美國記者批台軍毫無準備的可悲 紐西蘭1News (2022-10-20):台外長吳釗燮表示,“最壞的情況是我們準備不足"

 

中國大陸那邊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2-10-17): 中国加快了核戰力擴張計劃的步伐,約五年內將“擁有達 700 枚核彈頭”澳洲Lowy Institute, 2022-10-17: 如果不出意外,中國與俄羅斯的“無上限”關係可能鼓勵習近平強行武統台灣 美國Bloomberg, 英國BBC,  2022-10-18:  美國國務卿Blinken 警告中共已加快了統一的步伐

 

 和平統一 ? 
 

大多數台灣人希望與大陸和平相處WPBrookings 曾報導民調: 台灣人重視經濟美國CNBC, 2021-10-13: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中國是一個巨強的經濟體,就平價購買力而言,中國是世界第一經濟體,以其經濟潛力,就能夠實現“統一”,“不需要使用武力”(youtube.com/watch?v=M82E3WYjXgk    CNBC   cnbc.com/2021/10/13/president-putin-on-taiwan-china-does-not-need-to-use-force.html ) 中国GT (2022-10-17)報導: 北京台灣同胞協會副會長建議中國應該用具體的例子和有力的措施向台灣同胞解釋:   統一有好處 ,“台獨”是死路,外國靠不住    2022-10-19, 10-20, 10-21

 

 

ref.  news.usni.org/2022/10/19/chinas-accelerated-timeline-to-take-taiwan-pushing-navy-in-the-pacific-says-cno-gilday  FoxNews  news.yahoo.com/blinken-says-china-moving-much-193845053.html    The Hill  news.yahoo.com/blinken-china-plans-annex-taiwan-185404366.html    Washington Examiner  msn.com/en-us/news/world/xi-willing-to-take-e2-80-98all-measures-necessary-e2-80-99-against-e2-80-98interference-e2-80-99-on-taiwan/ar-AA133WYv
BBC news.yahoo.com/china-taiwan-beijing-speeding-plans-045939570.html?fr=sycsrp_catchall   oneindia.com/india/can-us-defend-taiwan-against-china-3469244.html?story=1   1news.co.nz/2022/10/20/us-fears-china-speeding-up-re-unification-plans-with-taiwan/
   redflag.org.au/article/taiwan-and-push-war-china   https://intlhumanrights.com/world_media_links.htm    redflag.org.au/article/taiwans-independence-and-new-cold-war    全文

 

 

民    意
 

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2-9-20: 台灣人告訴民意調查  願意為國家而戰而死是一回事,艱苦備戰是另一回事。鐵的事實是,這樣的台灣人太少了


 英國 Economist, 2022-3-5: 台灣人似乎對保衛家園沒有興趣...台灣 也惰於改革國防戰力

 

中共 Global Times, 2022-10-10: 台媒報導, 據民調僅 41.4 %堅定願意犧牲以保衛台灣 globaltimes.cn/page/202210/1276853.shtml

♣ 台灣 
聯合報, 2022-10-10: 絕大多數民調都顯示台灣人民並不想為台獨而戰 udn.com/news/story/121823/6674688?from=udn_ch2cate6643sub121823_pulldownmenu_v2

 

美國 Brookings, 2021-1-22: 台灣人僅23% 認為民主比經濟前途重要.  僅16% 相信政治自由比降低經濟不平等重要.
 

 

蔡英文   的 
美加 VICE, 2022-9-28: 蔡英文未進行全面軍隊改革
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2-6-19: 台灣政客有選舉考慮,比方,延長徵兵制可能不很受歡迎 ( Roll Call, 2022-9-28, Stars & Strips, 2022-9-29: 年輕選民是民進黨勝選的重要基礎)
美國 Foreign Policy ,10-19-2020 :   台灣領導們基於選舉考量,以致軍力作秀
♣ 英國  Financial Times, 7-12-2020: 台灣政客害怕討論動員後備軍人,因為他們認為台灣人民不願犧牲生命...
♣ 台灣 
聯合報, 2022-10-6: 兵役延長元旦前才要公布,執政當局顯然仍在測風向,著眼總統大選  udn.com/news/story/11091/6665523?from=udn_ch2cate6643sub11091_pulldownmenu_v2
  南韓 的政客或總統候選人會為了勝選 而主張縮短兵役役期嗎?   (韓役期 18-21 月; 是台灣4~5倍), 但台灣會 !   比方 民進黨立委質疑「那為何要延長兵役?」 !? (see udn.com/news/story/11091/6665523?from=udn_ch2cate6643sub11091_pulldownmenu_v2   2022-10-6 )

 

 

 

  OPinion      3/4 青年上戰場          勇敢ㄟ台灣
 

 3:1 作戰原則


綜合美國CNN (2022-6-1)英國衛報 Guardian (6-27-2020) 評析,中共武統台灣 將動用至少120萬軍隊
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2-8-4) 估計中共將動用數百萬兵員攻台 (businessinsider.com/us-had-plan-to-invade-and-capture-taiwan-during-wwii-2022-8)

 

根據攻守 3:1 作戰規則( 3:1 rule of combat ), 粗估台灣守軍至少需要約 40萬 ~ 150萬人。


比照較近期的奪島戰
役 :
英國特遣艦隊攻打福克蘭島,共動用3萬兵力(britishlegion.org.uk),阿根廷守軍約 莫1 (iwm.org.uk) ; 攻守比例大約3:1 。

另一場奪島美軍侵略格蘭納達島,據Wikipedia (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invasion_of_Grenada) 統計攻守比例 約3.5 : 1 。


台灣
現役守軍僅16萬,人數明顯不足以防禦。英國 Financial Times (7-12-2020)
台灣後備軍人,訓練有素的僅84,000名  (美國abc news, 2022-9-5: 台灣弱點主要在後備軍隊...),加上去還是遠遠不夠。 如果士氣戰力不佳就需更多兵力,這是為什麼台灣必須延長役期以及加強後備教召的原因 (美國陸軍大學 Military Review, 2020年9-10月號 : 希望台灣後備部隊在數量上對比解放軍具有明顯的優勢 ,如此美軍可以作為台灣的合作夥伴)

台灣
後備役軍人1,657,000~2,500,000 ( 美國CNN ( 2022-6-1)、英國Economist (2022-8-11) BBC (2022-1-12)、Daily Express (2022-8-13) 最新統計)高素質的後備軍人愈多將迫使中共派遣的兵力愈多,如果台灣200萬備戰,共軍 恐得準備600兵力如果百分之十戰死,其影響就會波及國內(National Interest, 2022-12-11)成本太高使武統更加困難從而產生豪豬之效二戰期間,因為台灣人過於支持日本軍閥 且台灣可用於轟炸日本美軍曾計畫入侵台灣(當時由日本控制), 最後因「成本太高而放棄 (business insider. 2022-8-4, National Interest, 2022-12-11)

 

軍民比例

 

美國最暢銷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兩度 (2022-11-23 、 2021-2-5)台灣應採行芬蘭徵兵模式,按比例增兵200萬英國 Financial Times (7-12-2020) 主張徵兵230萬 , 美 New York times ( 5-18-2017)主張200萬 , 香港 Asia Times(12-28-2020) 250萬 , 美 Politico ( 2022-5-19) 認為應所有役齡男女,如同美國前國防部長(2022-7-19)的主張 (講白了就是壓力 -  讓年輕的台灣男性、女性在軍隊中服役至少1年,並進一步加強後備軍人的動員能力)

募兵又比徵兵強,因為職業軍人戰技素質較佳,但需高額國防預算。

 

台灣快來不及了  

 

日本Nippon (2022-12-12) 指出: 解放軍已經完全有能力對台灣西部進行導彈打擊進攻台灣東海岸的戰力也將在 2025 年之前具備。
美國 L.A. Times (2022-3-20) 批台灣國防進度慢了五年多,"台灣可以輕鬆地做到,但他們不做!" 美國Foreign Policy (10-19-2020) 認為台灣可能需要十年時間才能重整軍力。然而美國1945 (2022-12-12) 分析: 十年內解放軍攻打台灣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美國已經走上了阻止兩岸統一的道路。美國War on the Rocks (2022-12-13): 根據最近的民調,63% 認為入侵“可能在 10 年內發生”。
 

避戰

 

避戰和解是最佳解

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避戰就十分困難。 因為美歐媒體與中國大陸官媒都有評論,美國表面贊成一中」、實則要台獨, 也就是要戰爭。
民進黨敢對美國說不嗎?

抗中保台惡戰難免, 因此必須動員強軍。

2022-12-14
 

PS: jstor.org/stable/3010327: 攻守 3:1 作戰原則: 為使攻擊成功,其兵力至少應是防禦者兵力的三倍。多個軍的戰區,常更接近 1.5:1 而不是 3:1。在沒有特別防禦優勢的機動作戰中,可能0.8或0.9左右。如果攻方在質量上比守軍更有戰力,則要求會低得多,美國攻打伊拉克就是這種情況。

 

 

 

 

  OPinion         護美神山不是  神山
 

近年來不少民眾 相信台灣有神山保庇
台積電赴美 引發 了民進黨掏空台灣經濟的擔憂  (據英國Financial Times  (2022-12-12) 報導)  

 

台灣人的擔憂顯然遲了二拍早在2020日本経済新聞 已示警Arizona建廠將削弱台灣的安全川普受訪時也間接承認廠考慮了台海戰爭因素

 

即使台積電永遠留在國內,未必就是護國神山

台積電決定赴美產 3奈米先進晶片之前美國 已有批評 台灣根本不是美國核心利益反對出兵的聲浪此起彼落 ( 比方美國Defense One , 3-1-2021: 美國 Business Insider, 2021-3-18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2-11-11 

當問及美國是否會因為半導體晶片捲入台灣戰爭,拜登承諾努力將半導體的生產帶回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2-1-26: Biden promised he would work to bring production of semiconductor chips back to the United States )  ── 而不是承諾努力」保衛台灣 以及台灣的半導體工廠

 

中国那方面也不會因為「護國神山」就不統一台灣 Taiwan News (2021-5-22) 報導美國AIT 警告台灣不能將台積電當作護國神山,中国會為了達成政治目標犧牲經濟利益(Taiwan should not regard TSMC as a guaranteed security blanket, U.S. believes China will sacrifice economic interests to achieve political goals)  New York Times (2022-8-29) :一些專家認為護國神山對戰爭的決定微不足道 Voice of America (2021-5-10) 引述中国專家的話:中国視台灣問題為內政因此不會理會台灣矽盾(silicon shield 護國神山)的地緣政治影響。 中国官媒Global Times (3-1-2021) 指台灣片並非無可取代, 別國也渴望大陸的市場  ──  VOA, 2022-12-16: 其他國家(尤其是日本和荷蘭)增加對中國的供應是可能

 

台積電不是台灣的護國神山 而是美國的國安戰略武器  
12月9 美國的全國性大報   USA Today 的大標題是: 美國剛剛取得了對中的重大勝利(America just won a major victory over China)

Bloomberg (2022-10-7) - 美國戰爭學院 (US Army War College Quarterly, November 2021 issue ) 論文建議美國必要時得對台積電 焦土戰略("scorched-earth strategy”)   Asia Times (2022-12-6) 評論: 美國焦土戰略 就是默認無法軍事保衛台灣。

 

TIME (2022-10-5) 批評蔡英文對「護國神山──  過於樂觀  (That's a highly optimistic way of looking at the situation)

為什麼過於樂觀呢 ? 
是不是想靠「護國
神山 迴避動員與延長兵役呢?  已經拖了數年了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2-5-15) 批評台灣護國神山無法威懾中 建議西方應減少進口台灣的半導體台灣才會認真 防衛自己

英國Financial Times (2022-12-12)言:  一個軟弱的台灣 就是脆弱的台灣(A weak Taiwan is a vulnerable Taiwan)。只有堅強實力才有和平——除了矽盾台灣必須有軍事實力
軟弱的政黨還是下台吧 !

2022-12-18

 

 

 

 

OPinion ♣♣♣ 美國施壓台灣延長兵役期限 「外傳義務役延長為一年,是美方要求」,蔡英文說:「我明確告訴你,沒有美方壓力」。
 

蔡英文否認美國施壓延役  但西諺說: "Politicians don't lie, they misspeak. And they don't steal, they mispocket."   (政客不說謊,他們 只是說錯了話。政客不偷,他們 只是把手伸錯了口袋)...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2-12-27:  這次徵兵制改革,是在美國多年來,對台灣施加越來越大加強戰力的壓力之後進行的 (The conscription reform follows years of increasing US pressure on Taiwan to strengthen its defences)

   Asia Times, 2023-1-7: 拜登傳話給台北,四個月的義務兵役時間太短了 (Biden has also sent word to Taipei that the period of four-month active duty for conscripted soldiers is too short.)

   日本共同社, Mainichi Japan , 2022-12-27:  這一變化據指是應美國要求而作出  (The change is said to have come at the requ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中国 Global Times, 2022-12-27, 2023-1-3: 兵役延長至1年,迫於無法抗拒的美國壓力做出的決定,蔡英文別無選擇,只能服從美國,將人民尤其是青年推向戰爭的邊緣...以減輕美國重擔  (a deplorable decision’ made under US pressure. ... the DPP is hard to resist.... Tsai has no say but to obey the US and push the Taiwan people to the brink of war... reduce the burden on US politics and finance)

   台灣 聯合報, 2023-1-7:   延長兵役形同被美國逼到牆角的妥協決定  udn.com/news/story/7338/6892773?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台灣 中國時報, 2022-12-12:  前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在臨別演說中警告台灣應不分男女老少發展「全民皆兵」。 chinatimes.com/opinion/20221222004767-262104?chdtv prof. 陳一新 


   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1-8-16: 拜登說 "美軍不能、也不應該在一場  阿富汗自己也不願參與的戰爭中, 戰鬥和死亡"
蔡英文
把所有賭注都押在美國,拜登這話就是壓力 ──  如果台灣人不願參戰美軍也不願 來協防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2-11-23: 華府不斷的"prod"台灣領導, 即不斷的催促Despite consistent prodding from Washington, however, Taipei is also not nationalistic enough in the sense that it hasn't engaged in the kind of military preparation necessary to deter an attack. Its political leaders are reluctant to reduce their dependence on U.S. protection.   (Oxford dictionary: prod somebody (into something/into doing something) to try to make someone do something, especially when they are unwilling; poke (someone) with a finger, foot, or pointed object.

   台灣聯合報, 2022-12-28:  學者表示,目前蔡政府延役的作法,只能暫時緩解來自華府的壓力,相信後續華府仍會持續針對我國防支出、建軍規畫、裝備採購、戰術戰法與役期等項目,進行「關切」。

 

至於美國媒體、 學者、專家的施壓就太多了。比方 華盛頓郵報 (2022-11-23) 怒指:  台灣不動員,就 去屈服於中共的統治!

國民黨呢?  贊成延役嗎?  至少沒撒謊
台灣聯合報 (2023-1-1): 國民黨附和兵役延長的政策,自然有其大到無法反美的苦衷。 udn.com/news/story/121823/6879257?from=udn-catehotnews_ch2 湯紹成

教授

 

將來  頂的住"青年上戰場"??

 

Jan.8, 2023